焦點人物:人物專訪 : TIGI Academy Taipei 總經理 陳崇誠

做近距離訪問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看到眼前的那位專業者平常所看不到的那一面,也就意外地接觸到關於專業形象之外的平易近人。提碁台北學院的成立經過有些人也許耳熟能詳,有些人可能略知一二,在這些故事背後所付出的辛苦及私下開朗幽默的一面卻可能甚少著墨。曾經於幾次活動遇過陳總經理,站在活動場合一旁,沒有自恃優越的神情,反而隱身在工作人員之中威而不怒,只是專注著整場活動的流程順利與否。一個在市場上形象原本就需要重新包裝、甚至去完全改造的品牌,試問自己,願意為了這個你所認同的品牌精神花多少時間去做投資?撇開金錢這個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十年的時間跟心力這種無形付出又在過程之中磨損掉多少當初堅持的初衷?種種原因可能跟總經理對於運動的理念不謀而合:想做就會努力去克服眼前的困難,不想做,也會拼命找理由來推辭。至於關於堅持後所得到那甜美果實的滋味,我在陳總經理的臉上得到了最美好的答案。



接觸 TIGI 的契機

我本身是業務出身,所以美髮業的環境多少都有一定熟悉。會接下 TIGI 這個牌子是因為無意間被創辦人 Anthony Mascolo 在剪髮時的專注神情所感動而留下深刻印象,後來深入了解 TIGI 是一個真的有在替設計師開拓成功道路的品牌,又加上朋友也剛好詢問代理的問題,就決定放手一搏試試看。初期當然非常辛苦,因為北、中、南三個據點都是不同的代理人,對品牌的認同感也都不盡相同,就連 TIGI 最重要的遠程教育計畫也沒有納入未來發展的藍圖。但是我相信 TIGI 是一個值得去努力的牌子,那既然百分之百認同的品牌為什麼不去好好經營?所以前後一共花了十年的時間做 " 品牌整合 " 的動作,重新定義、包裝成現在大家所認識的 TIGI。 

整合過程中的辛苦

當初真的只用 " 跌跌撞撞 " 來形容這個過程,除了北、中、南的負責人各不相同之外,做事方式也截然不同,基本上就是各自獨立的系統,做起事來就是瞎子摸象,當然後面的隱憂也隨之而來。那遇到這樣子的問題只能面對再面對,因為我認為「相信」的力量很重要,你沒有信念是沒有辦法完成這麼多事。想要重新打造品牌形象就必須一切重來,先是花費心力整合三地資源,接著重新取得經營權。但是就算已經將資源聚集一方後眼前的 TIGI 也還是困難重重。包括經營方式、人力不足以及市場的不熟悉等等。我是高雄人又是業務起家,自然做生意就比較習慣以前跑業務的方式,但是到了台北做生意的方式卻大不相同,等於我要重新在新的地方經營品牌形象。尤其是台中,因為那時網購的興起造成水貨的問題,市場對 TIGI 的品牌印象特別不好,經營也就特別辛苦。嚴格說我是從 " 負 " 開始做起,你說從零開始你還沒有一道防線,但是我接手的是一個原本是負面、赤字的品牌,用沒有後路的心態去經營直到現在的規模,一路走來確實相當辛苦。 

水貨問題耗費心力

任何一間台灣的髮品商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不論你用甚麼方法,雷射標籤也好、獎金檢舉也好、甚至是註冊商標到廠商提告,完全沒有辦法去阻止這個問題的擴大。我們只好從不同開發新品牌去模糊大眾的注意力,試著淡化焦點。但是這中間最耗費的是 " 心 "。我自認我是很誠實腳踏實地的商人,可是那些辛苦建立、曾經肯定過我的那些顧客竟然一夜之間消失,甚至反問為什麼我的價格比較貴時,那個心情其實是相當沮喪的。 

TIGI 與其他品牌最大不同點

TIGI 是一個專為設計師成立的牌子,而且絕對有能力協助設計師去釐清一些設計上的概念。從一開始的沙龍轉變成現在專業教育機構,這中間創辦人 Anthony Mascolo 發現很多髮品都是針對時下流行趨勢要甚麼就使用甚麼,但因為 Anthony 本身是做現場也有做創意,他認為髮品應該要針對髮型去選擇適合的會比較好。所以現在 TIGI 的產品都是為了髮型而設計的,包含研發自己的顏色,本質上已經跳脫用顏色去闡述基本概念的框架。像是每季的趨勢發表一定都離不開剪裁與色彩,色彩就是搭配 TIGI Copyright©olour 做搭配,剪裁就是搭配適合的造型品,再加上國際學院的背景,這些都是讓 TIGI 跟市面上品牌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提碁的強項

教育絕對沒有好壞之分,就好比武術一樣,少林、武當、峨嵋各有追隨者,設計師也是。如果要說與這些學院的最大差異我覺得是 TIGI 有強大的 Team Work 以及有著超過 40 年教育經驗的 Background 做支撐。這些團隊在教育上既然有著多年經驗,最拿手的當然也是教育系統。而能夠得到這樣子跟國外有直接的資源目前就只有 Sassoon 跟 TIGI 了。國外學院當然也有各門各派,但是英國是髮型發源地,這些學院的創辦人都非常清楚用甚麼樣的方式可以快速複製、培訓新一代的設計師。所以國內有很多學院可能傾向是去國外進修後,利用自己的天賦吸收、開設屬於自己的門派。每間學院都有自己的方式,但 TIGI 就是有完整的系統資源,所以每年有新的國際趨勢發布。 

關於未來

單單就學院來說,其實就算目前是來到第四年了知名度還是不夠,短期目標我希望能把學院打出更高的知名度。TIGI 是國際學院,那國際的意思就是要有比較多的外籍學生來台灣做交流、互動,也希望能與米蘭、倫敦、紐約的 TIGI 學院間有更多的合作。未來希望可以透過交換的方式,讓更多外籍講師可以來台灣,才能更落實國際學院。

我還希望可以透過 TIGI 的色系來幫助設計提高客單價,因為目前以台灣來說,設計剪髮單價還是太低,要拉高客單價除了造型品外就是染髮區塊,那如何透過染髮技術拉高單價就還是要回到專業技術層面。從市場觀察將近 80% 設計師在染髮觀念都還有成長空間。因為很多觀念都是廠商配方式的教育,設計師只知道使用安全色,這樣是沒辦法提升業績。像今年流行 PANTONE 色就是配方式教育調不出來的,那 TIGI 單一顏色是單一色,延伸創意變成設計染後才能把收費拉高。但是光拉高客單價,來客比例不夠高也不行,一旦來客率比例拉高就表示購客是可以接受設計染的概念。

現今產業的瓶頸

如果單純以我個人觀點去說,大概可以分成幾點。像是少子化就是一個問題。以前你可能會有很多助理,但是現在寥寥無幾。有可能是因為以前沒有完善的體制去針對建教生做未來職涯規劃,造成學生可能沒有安全感。再來,早期很多沙龍都會把助理當成廉價勞工來使喚也是一個原因,不尊重人自然就讓會降低想要把美髮當成長久事業來看的慾望跟企圖心。還有一個我覺得是台灣的美髮比賽太多了,甚至一間沙龍有一半以上的設計師都在比賽。當然我不全然否定髮型比賽,而是很多比賽的髮型風格是跟沙龍現場截然不同的,但是有些設計師得了獎項後開始忘本,變得開始本末倒置甚至不尊重客人。比賽歸比賽,你的業績還是來自於現場的客人啊。這也就是為什麼 TIGI 始終將教育擺在第一順位,因為就算是上舞台也是需要經過培訓的。教育的確是相當花時間,但是這個時間絕對是值得投資的,基礎教育的觀念絕對要弄清楚, 因為填鴨式的教育不行也不會帶給設計師新的思考模式。

關於經營管理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一直都在學習,但我的作法是自己跑第一線。因為你要自己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這樣也能知道市場需求然後立即修正策略,坐在辦公室裡的領導者是不會知道問題的關鍵。到後期就算公司趨漸穩定我還是親力親為,但是開始慢慢培養中間主管,畢竟領導者還是要花比較多時間去規劃未來,制度規劃再不斷修正,因為我希望在這裡可以產生讓大家可以長期走下去的幸福感。其實制度是良善的人就不太需要靠管理去維繫。隨時提醒自己要謙卑、要創新,現在想起來從開始的跌跌撞撞、挫折挑戰到現在,如果沒有隨著環境調整心態遲早都會被淘汰。 

重要的人事物

其實我一路走來遇到很多貴人,像是我們其中一位股東對我來說就是智慧經營者,每次開會時很直白點出我的缺點,雖然嚴格但是的確是有激勵到,因為不想讓我重要股東認為覺得我的缺失會影響決策。也有幾位歷史人物我也很崇拜,像是奇美董事長許文龍,他有一本書叫 " 觀念 ",裡面談到老闆要不斷地去想辦法創造出一個讓員工過幸福日子的幸福企業,雖然在美髮產業代理商的角色要獲利比較困難啦 ( 笑 )。

還有從德川家康身上我學到堅忍,堅持忍耐。這個觀念影響我很深,要告訴自己再苦但是要堅持,忍住寂寞突破困難才會有機會成功。最後是闡述服務業的概念以及提倡教育的重要性的嚴長壽,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影響我很深的原因。 

自己私下個性

很多人說我看起來很嚴肅,我想這跟原生家庭父母親個性也嚴肅多少有點直接或間接影響。我父母親做人處事安分守己,也灌輸我不要想太多,就是老老實實地做不要癡心妄想想要一步登天,可能也讓我個性比較壓抑。 

事業上因為一切重新開始,家裡也沒有給我太多資源所以相對壓力也大就會讓我看起來很嚴肅,但其實私底下跟朋友相處很瘋狂。有朋友來我公司看到我就說 : 「Walter 你怎麼看起來好嚴肅?」,但其實私下的我就是跟小孩子一樣,而且很感性,對很多事充滿好奇心,也跟你們一樣會喝喝酒。有年春酒我就扮女裝,也有戴過假髮辦伍佰老師,只要不上班的時候都是很放鬆的。畢竟一個領導人隨時都在動腦筋,所以我回家就會提醒自己以免壓力太大,隔天一上班也會提醒自己要笑。

外界其實很難想像我面對的壓力,剛開始公司運轉資金不足跟股東借貸,可是人家難免會猜疑啊,後來變成跟銀行借貸又請股東蓋印章,你說沒有看過人家臉色嗎?當然有。接著就是公司後期面對人才流失以及市場競爭,業績穩定成長就算了但是公司內部又面臨虧損、人力裁減的問題。那你說該怎麼辦?就是勇敢面對,面對挑戰面對問題想辦法改變。 

許多賽事的獎牌是證明陳崇誠總經理在事業上堅忍跟堅持的最好證明。選手練習的多寡當然是完成賽事的條件之一,但是意志力,絕對是關鍵因素。

極限運動腦子沒辦法想公事

六年前我開始運動,透過運動產生正能量,跑步過程中自己跟自己對話,有一些事情也會變得比較正面。畢竟人一整天下來有多少時間是能跟自己獨處的?會開始接觸極限運動是因為朋友隨口問說要不要參加就幫我報名了,報名了總得要練習吧就開始撥出時間跑步,就開始了極限運動生涯。印象最深刻是有一年去花蓮鯉魚潭比賽,加起來 51.5 公里就真的不加強運動強度不行了。但因為我游泳還不是很熟練只能游蛙式,看著其他選手游自由式一下子就上岸了,就覺得中途放棄很丟臉,但是游到一半又很怕溺水,就自己跟自己心裡喊話慢慢游,這就是我第一次的三鐵賽事。其實很多事是你想不想做、有沒有心而已,就跟我初期遇到經營的困難一樣,想,就會努力去克服,不想,就有 100 個理由去逃避,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後記

接近訪談尾聲總經理聊到他壓力的釋放管道-鐵人三項,臉上原本緊繃的線條頓時柔和不少,甚至與我們暢談運動發生的趣事,就突然想起總經理說他私底下其實就是一個小孩子,也有嬉鬧、活潑的一面。不論是誰,只要是與旁人談論關於自己熱愛的事物,再嚴峻冷酷的形象也會因為藏不住的熱情而露出赤子之心。